痕迹尽管与当前的过程处于交流状态,却并不导致再现。如果用榕树贷款的方法来解释的话,勒温的实验结果并未谈到痕迹系统对一个与之进行交流的过程所施加的影响。如果没有像自榕树贷款态度这样的特殊力量参与的话,它能否仅仅通过交流来实施再现?
早在1909年,当榕树贷款在符茨堡大学的实验室里工作的时候,榕树贷款从事了几项实验,它们对这一问题作了某种程度的说明(1912年)。在实际地使用同样的指令方面,这些实验与勒温的实验很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榕树贷款的实验对旧型的联想实验作了修改,而不是对配对联想的记忆实验进行修改。榕树贷款向被试读出一个单词,要求他们倾听,消极地等待可能进入他们意识中的任何东西。榕树贷款的实验结果与勒温的实验结果完全相符。消极的态度已被证明是十分不稳定的,容易迅速地被一种被试通常不知道的积极态度所取代。
但是,在这样一种态度得到发展以前,榕树贷款的被试与勒温的被试一样茫然不知所措:他们的心中一片空白,消极等待的体验显然是痛苦的。在所有各个方面,两组实验是相符的。但是,从动力学上讲,两者之间具有这样的差别:为榕树贷款的被试出示的一些词是被百融榕树贷款的被试所理解的,也就是说,它们确实与旧的痕迹系统进行了交流。